首页 >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信息公开年报

2013年度省经信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3年以来,省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新30条”、“加快民营经济发展20条”等决策部署,扎实开展“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活动,深入推进“百名干部进千企”,保持了全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持续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积极打造服务型“阳光政府”之举倍受企业和社会公众关注。2013年,我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省政务公开办的有力指导下,以打造经济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为目标,坚持“工业强省、创业富民、两化融合、创新驱动”工作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健全政务服务体系,不断深化“企业娘家”品牌建设,保障了公众和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一、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推进,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开展
省经信委党组一直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其作为转变职能和作风、创新管理、提高效能的重要内容来抓。
1.强化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委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3位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委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委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担任委政务公开办主任,办公室分管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并安排3名人员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同时,指导督促委属单位建立相应政务(办事)公开工作机构,不断加强全委政府信息公开队伍建设。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
2.加强工作部署。年初印发了《省经信委2013年度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牛弩韬主任“结合委机关开展‘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活动,进一步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简政放权,服务企业”的批示精神,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领导,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在“规范、提高、深化、持久、经常”上狠下功夫,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委主任办公会、政务公开专题会、效能建设专题会及委务例会等多次研究部署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事项,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结合效能督查和年度考核,分四组对各处室局、派出机构、委属单位开展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督查情况在委务例会上进行通报,并作为评优评先依据。
3.认真贯彻落实省有关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全省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认真落实好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项目清理和简政放权力度。对转变管理方式项目研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实现从行政审批向一般管理和主动服务转变;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进行再精简、再优化、再规范,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加大对清理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研究开发行政审批系统,完善网上预审和办理功能,实施全程监控监察,推动行政审批阳光操作、公开运行,有效监督和杜绝行政审批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按时按质做好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的公开。
(二)进一步深化全委政府信息公开
1.大力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贯彻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决策机关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重大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在决策前都要通过公示、座谈会、论证会、网络互动等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吸收意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意见采纳、决策执行情况,在决策中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问题咨询按照热点分类公开,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及事务管理公开的领域和范围。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部署,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指示,及时对行政审批事项内容和权限进行梳理、公示,积极开展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和精简下放工作,并对2013年度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进行修订和编制,实行审批办理“十公开”。同时,实现了与省协同审批平台的实质性对接,审批全过程进一步公开、透明,效果显著,真正建立起前后方衔接、监督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对行政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量化,制定规范标准并加大执行力度,同时,采取不同方式公开无线电行政处罚结果。
搭建经济运行统计分析监测调度等42个网上办公、办事电子网络平台,2250户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监测分析、3000户中小企业运行信息实现在线报送和监测调度。继续丰富率先在省直机关开发启用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申报、评审、公示全程进一步公开透明。监察管理人员通过申报系统实施电子监察,及时获取监管数据,对出现的违规行为系统能自动生成预警信息。申报系统还根据评审专家历次评价的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分析监督其评价意见的准确性、公正性,获取专家库名单及项目评审专家的优化建议。
把网上审批平台建设作为服务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完善委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完善材料、网上预审,极大地方便了办事人,每个项目平均缩短审批时限5天,为企业节约交通费、差旅费等费用约5万余元。增加了查询功能和咨询通道,实时解答办事对象的各类咨询,通过短信提醒企业,以便企业及时了解事件办理情况,切实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2.抓细抓实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结合国家和省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要求,进一步规范主动公开程序,严格信息公开审查和责任制,做好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始终坚持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企业、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工作中最敏感和容易产生强烈反映的关键问题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对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实行委务会半月通报、办公平台季度通报制度,以公开促进全委中心工作的开展。信息公开平台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000余条(委发文件1800余条),涉及我委承担各项工作,是公开信息量较多的省直单位之一。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生产安全事故等重点工作信息公开。一是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理清服务项目程序和内容,编制了内容详细、职责清晰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表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将省、市经信委办事项目在网上办事平台公开,提供实时查询功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二是积极推进财务预决算、“三公”经费和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等重点领域内容公开。主动公开了部门2012年财政决算2013年财政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内容翔实。分类公开国家各类项目扶持资金和省财政专项资金信息,资金分配使用一目了然。三是对工业安全生产状况不掖不藏,规范公开“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各项打非治违及督查专项行动信息。制定了省经信委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对发生较大事故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省政府应急办和有关领导。据统计,共上报送信息46条次,其中应急管理工作信息25条,应急突发事件信息21条,报送质量和时限在省直单位中居前列。
3.全面深入推进办事公开。加大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全面深入推进全委办事公开。一是全面推进委属单位办事公开。结合全委工作开展实际,根据委属单位的不同类型,按照所有面向社会服务政府部门及涉及民生领域全面推行办事公开要求,就积极拓展办事公开领域、扩大办事公开范围进一步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委政务公开办采取多种方式对委属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破解公开新难题,有力提升了委属单位的办事公开整体水平。二是规范招投标、政府采购工作。及时整理公开国家和省招投标、政府采购政策信息,引导全委规范实施招投标、政府采购工作。2013年,共实施政府采购项目14个,完成采购项目12个,节约资金213万元,节约率13%。所有招标、中标信息均及时上网公开,强化政府采购的规范化、透明化。三是及时公开人事、考核奖惩信息。对从基层公开选调和公开招考招聘的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提拔任用、交流、考核奖惩的干部通过张贴考察、任用公示和委办公平台、门户网站公告公示等方式实现了程序、过程和结果公开,自觉接受全委内部和社会的双重监督。
4.扩大示范点辐射范围。以省黄金管理局为省第二批政务公开示范点创建为契机,完善了《省经信委政务(办事)公开示范点建设标准》,进一步推动委属单位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加强载体建设、畅通互动渠道,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委属单位办事进一步公开透明,平台建设进一步成熟,程序及行为进一步规范,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
1.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和确定了23大类48项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加强后台管理功能开发,实现了内部办公平台、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细分和增加“党风廉政建设、三公经费、表彰奖励、统计分析、应急管理”等公开目录,进一步完善主题分类、时间分类和委属单位等机构分类,使公开目录更加规范、科学合理,极大方便了公众浏览和准确查找信息。主动公开124件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情况。进一步指导和加大派出机构、委属单位信息公开网站建设力度,省黄金管理局、省节能监察中心、省电子情报所等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办事指南、程序、时限、归档要求及文书样式,完善处理流程图,丰富网站栏目功能。在机关和政务窗口设2个现场受理点,并统一印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提供网上下载。按月编制发布依申请公开文件目录。开设跟踪问效通道,注重加强与申请人的主动沟通,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所有申请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答复申请人,满意率达100%。办理结果及时公开,并按时报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相关案例。2013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件。其中,同意公开的9件(主动公开的6件),非本委职能的2件,内容不明确11件,咨询或广告等其他2件。单位申请4件,个人申请20件。信息公开举报数量、信息公开复议数量、信息公开诉讼数量为零。
3.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发布协调、保密审查、第三方意见征询、统计分析和归档等制度,要求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规范电子公文流转,在公文审核过程中增加公开属性确定和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环节,对行业规划数据中的一些敏感内容进行删除后在委门户网站发布。全年未发生泄密行为。健全了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机制和年度报告制度。对社会流传的虚假或不完整信息,规定相关部门应主动或在委政务公开办的要求下,予以积极澄清和正面引导。
(四)创新方式,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1.深化网上“企业娘家”平台建设。按照委主要领导指示,主动加压,超前谋划,创新模式,立足信息化时代,围绕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主体功能对门户网站进行再改版和资源整合,聚焦服务企业,率先在跨平台、电子化、自媒体、服务型属性上转型,广泛发挥政府关系资源整合效应,不断实践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在全国省级经信部门率先实现移动互联网APP应用,努力打造语音版、积极开展微门户应用,实现了互联网、移动平台的跨界应用,着重落实到“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上,充分发挥了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信息公开平台提供按照年份来查询信息,并加大对具有经信特色的“企业帮扶”等信息的主动公开。办事平台加强全省经信系统“扁平化”设计,整合涵盖16个市经信委审批事项目录的一体化网上办理系统,提供办事指南和在线咨询。设立网上审批(网上办事)窗口,开设专栏公开办事项目各要素情况。及时公开关注度高和企业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更新国家和省新近出台的促增长政策特别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解读查询、专题报道等,加强统计分析,引导和帮助企业利用好政策。
开通安徽省企业发展服务网、安徽民营经济网,建好安徽中小企业信息网,发布各类信息2800余条。通过96871短信平台发送重要政策信息短信62650人次。举办了民营经济政策暨融资知识巡讲活动,汇编国家和省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文件,并打造安徽民营企业掌上服务平台(手机APP),为全省民营企业家免费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民营经济政策落地生根。在门户网站开设“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政策集粹”、“国家和安徽省支持企业发展与减轻企业负担政策解答”专栏,进一步扩大政策公开宣传和企业服务力度。
2.坚持和完善传统公开方式。继续开展“五大攻坚”,启动“百名干部进千企” 帮扶活动,主动深入基层、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把政策送下去、把服务送下去、把手段送下去,引导企业和市县经信委了解掌握、用足用活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益。完成调研报告102篇(省领导批示6篇,省委、省政府内部刊物发表12篇),出台了《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的意见》等,并得到张宝顺书记等省领导充分肯定和各地及企业的赞赏。积极贯彻落实王学军省长的讲话要求,成立企业发展服务处,开通“96871”(就来帮企业)热线电话。累计接听解答来电近600个,转办省直有关单位和市政府办结事项52件。《安徽经济报》专版登载各类帮扶政策,印发了21000份政策指南特刊,组织编印了《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指南》、《国家和省支持企业发展与减轻企业负担政策解答》和《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项目申报指南》,邀请省有关部门领导和金融机构专家组成讲师团,巡讲16个市,进县区、进园区、进企业,力促企业做到政策应知尽知、应用尽用。近几年,共接受企业咨询 2200余次,帮助企业梳理问题450多项,协调解决各种难题近500多个,提出合理化建议240多条,收到了较好效果。
编发《工业专报》100余期,在委机关设置多媒体触摸屏查询系统和LED大屏幕显示发布系统,及时、准确地公布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情况和我委重要活动。重大事项在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和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13年,共举办新闻发布会15场,中央及省内外主流媒体共播报或发表我委专题新闻750多条,其中,头版头条160多篇;发布月度工业舆情8次,委领导或处室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50余次,在橱窗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政策、成就等16期。搭建汽车、钢材、家用电器、机械装备、节能产品等省产优质工业品销售平台,组织开展“安徽产品全国行”等活动,宣传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保市场、争市场、促销售,增强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
3.积极探索新型公开方式。通过网络问政取信于民,推进信息公开,推动行政增速提效,营造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丰富政民互动渠道,整合完善主任信箱、监督投诉、在线咨询、民意征集、网上调查、企声110、在线访谈和实时交流、网络新闻发言人等统一的网络问政平台,服务功能更突出、发布通道更便捷、受理回复更及时权威,实现信息权威发布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等方面的功能,畅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民意征集、网上调查和实时交流等栏目,实行“十二五”规划、迎峰度夏电力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网上公示、征求意见、答疑解惑。建立问题咨询库,所有答复的问题按热点内容进行分类,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进一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设立工作动态和满意度排行板块,打造公众参与网络监督平台,加强对答复质量和时效的监督。开辟QQ群、微信、易信等,发布政策信息,加强互动交流,指导企业办事,同时,积极推进政务微博及微博访谈等互动渠道建设。截止目前,共公开互动信息341件。其中:主任信箱61件,96871服务企业发展直通车234件;民意征集46条。
定期开展领导“在线访谈”及线下交流,构建受理一体化、处理快速化、服务优质化的网民意见反馈机制。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队伍和应对机制,加强对群众留言、意见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重大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梳理摸排,科学制定应对方案,及时报送省领导和相关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健全公众互动机制,确保网络问政工作产生实效,使网络问政成为“永不下班”的接待室。
率先建成安徽工业展示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景展示安徽工业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突出工业强省、两化融合、科技创新等特色亮点,记录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成果,使之成为体现我委特色的主动公开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建成集远程视频会议、经济运行调度、现场实时监控为一体的工业调度中心,为全省经信委系统内部公开提供了快速、高效的绿色通道。
(五)强化监督保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
1.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建设。完善了政府信息发布审核、统计、考核、责任追究和网站管理、信息质量规范、公文运行、事项办理等方面制度,进一步突出制度的适用性、系统性、科学性,逐步形成覆盖全面、内容完整、相互衔接、易于操作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规范调查处理投诉举报,有受理、查处、反馈文书记录。对所有投诉咨询,均能做到投诉必受理、受理有结果,咨询必答复、答复有质量。依申请公开、投诉咨询等问题的分办、办理结果的文稿审核都在办公平台运行,形成完整的记录。我委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2.强化考核督查和风险防控。加大制度执行力度,通过目标考核、社会评议和舆论监督等途径,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委领导多次带队对各单位、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对各部门、各单位信息报送和公开情况进行统计奖励。编制廉政风险防控职权目录、权力流程图、风险点防控表。积极主动加强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效能建设监督员、党风建设联络员和新闻、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密切联系,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监督。严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纪律,严格实施责任追究。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性和执行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利用帮扶企业和“五大攻坚”调研等机会到企业和市县经信委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接受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3.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中国企业报、中国工业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中安在线、安徽经济报等主流媒体和省委、省政府内部刊物的作用,采取网站专栏、学习培训、调研帮扶、在线互动、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宣传重点工作进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措施、力度和成效,使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理解经信委、关心支持经信委。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实际效果调查,听取和采纳好的建议。邀请省政务公开办、省经济信息中心、合肥工业大学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全委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及其平台建设专题培训。在年度公务员轮训和依法行政培训中,将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进一步增强全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意识和责任感,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4.及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信息。积极做好主动公开信息的维护和报送、依申请公开答复年度工作报告的编制和公开、月度统计数据报送等工作。及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报送上级部门和领导,其中,领导坐班调研、流程再造等有关信息被省政务服务中心网站采用公开;政务公开、简政放权、企业帮扶、政务窗口工作等被中国企业报、中国工业报、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人民网、中安在线等刊登或转载。同时,还在全省政务公开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很好展示了我委打造“阳光政府”的良好形象。
5.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薄弱环节整改。根据考评反馈意见,组织召开整改推进会议。委分管领导到会要求相关部门从大局出发,找准问题,安排专人深入开展自查,找准薄弱环节,按照整改措施和时限,全力以赴抓好整改工作。委政务公开办会同相关部门对行政执法结果、专项经费、领导信息等进行了规范和补充;结合委属单位工作实际,加强调度和指导,帮助和督促委属单位进一步完善公开方式、加强信息公开工作,提升全委整体水平。
在上述工作的推动下,面对宏观形势严峻,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59.6亿元,增长13.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位,创我省有此项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连续21个月保持中部第1位,圆满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开意识需进一步增强。虽然我委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教育宣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同志的政府信息公开意识还有待加强,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同时,群众对政府事务关注度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二)公开内容需进一步深化。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结果、程序公开的多,过程公开的少。如各类专项资金的安排过程等,但恰恰是过程公开比结果公开更令社会关注、更有利于监督政府行为、更有利于打造“阳光政务”。
(三)委属单位需进一步推进。由于我委的直属事业单位较多,有的职责较少,有的人员较少,有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委属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平衡。通过采取诸多措施,我们虽然大力推进了委属单位的政务(办事)公开工作,但有些单位苦于没有人员和资金仍不能正常开展,导致委属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14年工作打算
2014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政务公开办的悉心指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继续简政放权,优化再造流程,加大行政审批权集中改革力度,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娘家”品牌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部门、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进一步明确部门、单位一把手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单位切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通过公务员在岗培训、年度轮训、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培训,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其充分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片面性,形成公开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专题性宣传活动,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意识,充分了解获取政府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效益最大化。
(三)注重热点,拓展内容,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政府信息公开热点是人、财、物公开,必须及时公开,使群众了解主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保干部一个清白。重点对我委掌管的各类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政府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实行全程公开,实现网上申报、网上评估、网上审批、网上公示等要求,打造“阳光政务”。
(四)创新形式,丰富功能,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结合我委职能和工作实际,着力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化新技术和深入基层宣讲等多种方式不断将管用、实用的政策和信息主动送上门,方便企业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丰富 “企业娘家”品牌内涵。
(五)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经济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环境、主体民主法治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加大力度对机关和委属单位实行分类指导,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及时推广。对委属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深入解剖,找准问题,切实解决,促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开展。
解读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