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信息公开年报

2015年度省经信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2015年度安徽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要求,由安徽省经信委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及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及相关行政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本年度报告中使用数据统计期限为2015111231。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安徽省经信委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栏目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安徽省经信委办公室联系(地址:合肥市屯溪路306号,电话:0551-6287189362999760,邮编:230002)。

一、概述

作为全省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省经信委新常态下的履行职能情况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委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把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重要内容来抓。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省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我委在省政务公开办的有力指导下,坚持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年政府信息公开整改提升月活动,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继续简政放权,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经信委企业娘家品牌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通过不懈的努力,省经信委连续七年荣获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自2010年以来,年度评价始终保持在省直单位前三甲,20112012年连续获得第一名。

(一)加强整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牛弩韬主任结合委机关开展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活动,进一步细化政务公开,简政放权,服务企业的批示精神,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全年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目标和全省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并实行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委主任办公会、政务公开专题会、效能建设专题会及委务例会等多次研究部署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事项,并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结合效能督查和年度考核,对各处室局、派出机构、委属单位开展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督查情况在委务例会上进行通报,并作为评优评先依据。

(二)推进系统建设。通过印发文件、调研督查、培训座谈等方式对全省经信系统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建设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全系统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加快系统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制定下发《省经信委2015年度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经信系统政务服务窗口建设的通知》,细化分解工作要点和任务、2015年全省重点领域涉及我委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对加强系统政务服务窗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文件要求全委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全年工作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领导,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在规范、高效、深化、持久上狠下功夫,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上台阶。

加大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全面深入推进派出机构、直管行业协会、直属单位等全委办事公开。印发《关于推进委属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意见》,结合全委工作开展实际,根据委属单位的不同类型,按照所有面向社会服务政府部门及涉及民生领域全面推行办事公开要求,就积极拓展办事公开领域、扩大办事公开范围进一步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委政务公开办采取多种方式对委属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破解公开新难题,有力提升了委属单位的办事公开水平。

(三)注重基础信息公开。结合国家和省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加大基础目录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做好领导机构、人事信息、规划计划、统计分析、活动会议、工作报告以及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的内容公开,以公开促进全委中心工作开展。分政策法规决策公开栏目按时公开国家、省及我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普发性文件公告等,并及时公开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建立了文件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文件公告的规范性印发和管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实施意见》、《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处务会议制度》、《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项目审核管理暂行办法》,依法依规履行职责,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贯彻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决策机关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重大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在决策前都要通过公示、座谈会、论证会、网络互动等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吸收意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意见采纳、决策执行情况,在决策中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问题咨询按照热点分类公开,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及事务管理公开的领域和范围。

(四)规范依申请公开。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事指南、程序、时限、归档要求及文书样式,完善处理流程图,丰富网站栏目功能。在机关和政务窗口设2个现场受理点,并统一印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提供网上下载。按月编制发布依申请公开文件目录。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模式,建立了一站式信息公开申请渠道,形成统一、高效、畅通、可监控的网上依申请公开机制。同时,建立了依申请公开促进依法行政机制,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设跟踪问效通道,注重加强与申请人的主动沟通,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办理结果及时公开,并按时报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相关案例。所有申请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答复申请人,满意率达100%

(五)抓好政策解读。印发《省经信委政策文件学习解读会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专家解读机制,采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实地宣讲、网站在线解读、微公开平台推送、媒体宣传、致企业一封信等措施,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增长、调转促行动计划等新决策、新政策开展多渠道、全方位公开、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鼓励、帮助企业弄懂、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各项优惠政策。

1. 制定政策学习解读办法。为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深刻、及时、全面理解政策文件、重要讲话、工作信息的新要求、新举措,提高全委干部职工对重要政策的理解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推动上级决策部署更好落地见效,我委制定了《省经信委政策文件学习解读会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重要政策文件学习解读会制度,对政策解读的内容、程序和相关保障进行了规范。政策学习解读会原则上每两月召开一次,可结合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一并召开。凡是国家、省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主办处室局要在10天内完成政策文件解读准备工作。一般政策文件解读可由委分管领导、相关处室局负责人进行解读学习;特别重要的中央、国家或省出台的政策文件、相关工作信息,可由委主要领导,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办法要求,要以三严三实为行为准则,着力在学习的深、透、细、实上下功夫,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做好政策对接,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学促干、以干促学,打通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促进政策措施尽快深入人心、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 开辟政策解读专栏专题。

   门户网站设立政策引导频道,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设立政策解读专题目录,并通过微信、易信等更便利、更贴心的APP手机客户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策及解读、办事服务等信息服务。分产业政策、创业政策、中小政策、企业政策、政策要闻、专家观点、跟踪落实、民意征集等栏目,对中央及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以及涉企政策进行分类发布,对市县政策的落实和细化落地进行跟踪报道,对企业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式报道,为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工业经济、两化融合、淘汰落后、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均建立专题专栏等,同时,在全系统全省范围开展网上大解读大宣讲活动,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组建政策解读专家队伍,建立专家解读机制,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

3. 深入企业主动宣讲解读。2015年,我委进一步深化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组建16个工作组,用1/3干部、1/3时间,深入企业精准帮扶,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解读活动,建立300户重点企业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制订帮扶措施清单责任清单走访企业2200余户,协调解决问题3000余条。继续编印关于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民营经济政策解答,以及金融机构融资产品使用手册等资料,新编《中国制2025安徽篇》等,免费发放给企业;开展政策巡讲进基层、园区、企业活动,开展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督查;加大安徽经济报社改革创新,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惠企政策。落实全省调转促行动计划,编制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发展云计算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加快我省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督促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能源汽车推广、首台(套)补贴及保险等惠企政策的落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精准帮扶,把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传达到基层企业,扩大基层、企业的政策知情权,为企业充分运用好优惠政策,提高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积极回应舆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今年,省经信委围绕省及我委重点工作,开展线上、线下联合行动,及时公开了信息和政策,回应了社会关切、提升了工作效能,也较大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确保行政权力和公共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1. 建立舆情收集回应机制。制定舆情分析研判及突发事件应对暂行办法,建立健全舆情分析研判及应对机制。密切关注微博、微信、易信及热线论坛等网络新媒体,密切跟踪和监测涉委舆情,及时掌握社会集中关注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热点、敏感问题,及时敏锐捕捉外界的疑虑、误解,甚至歪曲和谣言,加强分析研判,通过网上发布消息、组织专家解读、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专访等形式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消除谣言,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以回应关切为中心的服务企业直通车企业申报服务大厅,制定了开发平台、身份认证、内容管理、服务展现、信息交换、申报、反馈、搜索、问效评价等功能统一的技术规范,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好的网上办事体验。广泛收集舆情信息,及时分类分级转办,跟踪督办、反馈销号,做到企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实有回音

2. 健全互动交流沟通平台。

对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企业政策、资金扶持、权力清单、减费减负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微公开的互动功能,以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建立问题咨询库,所有答复的问题按热点内容进行分类,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进一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除及时引导、解读,及时响应、回应外,注重搜集挖掘有价值的经验和资料,定期发送,让企业从中获取有益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企业更好发展。今年以来,通过微公开有问必复专题活动,围绕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答复问题咨询500余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咨询230余次、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咨询解读1200余次、支持企业发展与减轻企业负担政策解读360次,各类帮扶政策解读超500人次。通过微信一对一方式反馈超过了50%,大量疑惑和共性问题的解读、解答通过主动推送信息获得更广泛的公开传播,仅2015年前三季度各类网络及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信息访问人次已超200万,点赞、好评如潮。

(七)健全长效机制。从建章立制、强化职责入手,认真扎实地抓好各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配套制度建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立足实际,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将成熟的经验常态化、长效化,逐步形成覆盖全面、内容完整、相互衔接、易于操作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

1. 完善主动发布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发布协调、保密审查、第三方意见征询等制度,要求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针对公众关切,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政府信息,特别是政府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决策部署,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重要动态,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处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以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2. 严格公开保密审查机制。在信息形成或公文制作程序中增加确定信息是否公开以及以何种方式公开程序,由委办公室核稿人员提出拟公开的建议,机要保密人员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确认。我委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没有出现一起泄密事件。

3. 建立公开源头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省经信委政府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工作,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明确公文公开属性界定流程。

4. 建立政府信息内外联合监督机制。坚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将政府信息公开置于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我们各项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范调查处理投诉举报,有受理、查处、反馈文书记录。对所有投诉咨询,均能做到投诉必受理、受理有结果,咨询必答复、答复有质量。依申请公开、投诉咨询等问题的分办、办理结果的文稿审核都在办公平台运行,形成完整的记录。我委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八)加强培训考核。邀请省政务公开办、合肥工业大学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全委进行政务公开及其平台建设专题培训。在年度公务员轮训和依法行政培训中,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有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进一步增强全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意识和责任感,促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加大制度执行力度,通过培训、督查调研、目标考核、社会评议和舆论监督等途径,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务公开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上下半年分别组织人员深入宣城、蚌埠等市县区经信委、无线电管理处开展工作专项调研督查,要求进一步重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加大窗口建设和行政审批程序、公开办事承诺兑现落实力度,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创新便民服务措施,提高办事效率。结合效能综合考核对全省经信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全面推进系统政务公开整体水平上台阶。充分发挥中国企业报、中国工业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中安在线、安徽经济报等主流媒体和省委、省政府内部刊物的作用,宣传重点工作进展、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力度和成效,使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理解经信委、关心支持经信委,积极打造服务型阳光政府

(九)注重日常工作。及时更新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事指南,积极做好主动公开信息的维护和报送、年度工作报告的编制和公开、月度统计数据报送等工作。及时报送、公开、宣传政务公开工作动态,同时,还在全省政务公开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很好展示了我委打造阳光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体情况。全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和平台升级工程,建成包括13项共性化目录、9项个性化目录的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体系,规范行政职权事项编码和名称、办理流程和依据。结合实际,加强管理,安排专人,及时全面、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进一步完善信息链接有效性,丰富查询和检索功能,设置了2部信息公开咨询电话,方便群众获取信息。细化并新增决策公开、规范性文件清理、政策解读等栏目。2015年,集中发布各类信息2374条,其中:规范性文件296条,机构领导、机构设置及人事信息67条,政府文件614条,行政执法信息234条,规划计划、统计信息129条,财务预决算、财政专项经费使用和"三公"经费信息13条,招标采购信息31条,应急管理信息37条,审计信息3条,重点领域信息808条。政务微信公开信息1504条,易信及内部办公平台等其他方式1318条。

(二)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内容。始终坚持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企业、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工作中最敏感和容易产生强烈反映的关键问题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

规范公开权力清单制度建设信息自权责清单公布以来,我委严格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严格依照清单实施行政审批等权力,清单之外未实施其他行政审批,无增设或变相增设行政审批项目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行政审批职责,无授权委托企事业单位行使行政审批行为。对已经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无变相实施行为。对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同步取消对应的初审、复审、审核等事项。对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已全部停止审批。今年以来,我委根据省编办工作要求,积极报送因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新增、调整的权责事项,针对国务院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提出意见并及时承接。目前,我委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新增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各1项,由其他权利调整为行政审批1项,取消行政确认3项,行政确认调整为内部管理事项1项。调整后,我委行政权力43项,其中,行政审批9项,行政处罚3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强制1项,行政确认10项,行政规划4项,其他权力15项。并对每项权力的依据、责任、权力运行流程、廉政风险点等进行了明确界定,主动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更加规范、责任更加明确、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同时,着力推进纳入省政务服务中心经信委窗口办理的其他权力事项的精简工作,取消了中小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安全人才培训证件核发、制式无线电(站)备案、软件企业年审等4项权力。

规范公开财政及资金项目信息。一是积极推进财务预决算、三公经费和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等重点领域内容公开。主动公开了部门2014年财政决算2015年财政预算、三公经费2015年预算和2014年决算情况,内容翔实。分类公开国家各类项目扶持资金和省财政专项资金信息,资金分配使用一目了然。公开了审计有关情况。二是规范招投标、政府采购工作。及时整理公开国家和省招投标、政府采购政策信息,引导全委规范实施招投标、政府采购工作。所有招标、中标及实施信息均及时上网公开,强化政府采购的规范化、透明化。三是推进内部财务、公务接待、干部任用、考核奖惩等重要事项的公开。认真执行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加强机关会议、公务接待、出差、用车、培训、印刷等经费公开力度。

规范公开安全生产情况信息。不掖不藏,规范公开煤矿、煤矿山、食品等等行业安全生产及各项打非治违及督查专项行动信息。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省政府年度目标以内。全省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等行业相对平稳,没有发生较大事故。制定了省经信委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对发生较大事故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省政府应急办和有关领导。

(三)主动公开方式

1. 充分发挥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

政府门户网站和信息公开网是发布政务信息的主平台、加强政民互动的新渠道、实行网上办事的主窗口和开展网络宣传的主阵地。近年来,我委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应用、高水平管理的建、用、管三位一体模式,不断提升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和为民为企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网站作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全力打造公众满意的网上企业娘家。同时,与网络主媒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建立密切联系,完善96871安徽民营企业掌上服务平台,为省、市、县(市、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民营经济主管部门、民营企业家发布民营经济信息;通过安徽民营经济网和安徽省企业发展服务网,推送各类政策咨询消息,扩展网络宣传效应。进一步通过网络问政取信于民,推进信息公开,推动行政增速提效,营造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整合完善了主任信箱、监督投诉、在线咨询、民意征集、网上调查、企声110、在线访谈和实时交流、网络新闻发言人等统一的网络问政平台,实现信息权威发布和解决热点难点公开问题,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等方面的功能,畅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定期开展领导在线访谈及线下交流,构建受理一体化、处理快速化、服务优质化的网民意见反馈机制,进一步健全公众互动机制,确保网络问政工作产生实效,使网络问政成为永不下班的接待室。2015年共收到在线咨询240余条、主任信箱答复30余件、处理监督投诉4件;微信咨询220余条、电话咨询600余人次、QQ群咨询800余人次,答复率100%累计主动公开信息20万余条,网站年有效页面浏览量已达600万余次,95%日常业务通过网上办理,每月超过5千家企业通过网站应用系统传递各类信息,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社会公众和企业用户通过网站与各部门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

2. 积极推进微公开,打造阳光政务升级版。省经信委主动顺应信息传播新技术、敢于突破旧模式、率先融合新形态,直面个性化、现实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网络社会,正确处理信息公开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以移动微门户应用为着力点,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启了向指尖上延伸、向口袋里发展的新媒体微公开新形式。通过政府网站+掌上移动平台,着力打造面向企业的政务信息微公开门户平台,开辟增强政府透明度的微视角,占领传播政府公信力的微阵地,以见长,着力打造具有经信特色的政府信息公开升级版,为企业和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积极发挥新媒体点对点的优势,创建了面向企业公众服务的易信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平台,面向专项工作及指定对象的会议云服务、QQ群、微信群、手机短信群,以及面向全省经信系统内部职工的微信公共交流平台等新媒体公开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公共交流平台、易信公众号等官方途径,定期公开政策条文、内容解读、贯彻要求、办事流程等资讯,变企业被动找政策信息为政府主动推送到广大企业和基层手中,让企业和基层及时了解政策、享受政策,让政策及时惠及企业、发挥效益。与此同时,在微门户中开设文件公告栏,在微资讯中开设政策解读产业导向等栏目,及时将各类政策信息集中收集,便于分类查找。目前,省经信委已初步建立起门户网站PC端、移动APP以及微信、易信官方平台四位一体的公开传播体系,新媒体已成为政府信息和政策公开传播服务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自20153月份二次开发运行以来,易信和微信等微公开平台关注和访问人数近50万,人气不断上涨,微粉数量持续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已连续8个月入选安徽区域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同时,有力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了在全省经信系统开展门类多样、栏目丰富、功能齐全的微门户、微窗口、微政务、微资讯等信息服务,取得了广泛影响和工作实效,树立了微公开品牌。

3. 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会主动公开机制。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具有形式正规、双向互动、传播面广、扩散迅速等特点,是我委对外公开政府信息、宣传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完善了新常态下新闻发布会制度,新闻发言人工作各项流程,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机制,让政府信息发布成为制度性安排,为我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新闻发布会、组织记者参加各类活动进行采访、答记者问、网上访谈等多种形式发布信息,增强信息发布的实效,进一步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时效性,更好地回应公众关切。2015年以来,坚持把新闻发布中心建设成政府重要信息发布的主要场所,组织召开10场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发布在各类主流媒体发表稿件近280篇,协调委领导及有关处室局接受主流媒体采访近60次,发布信息量大,内容集中,社会关注度高,深受媒体记者的欢迎。

三、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10以来坚持做好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2015 年公开代表建议48件,委员提案67件;并及时公开了本单位办理建议和提案总体情况、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吸收采纳情况、有关工作动态等内容。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共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1件,均为个人申请,其中,网上申请10件,信函申请1件;属主动公开信息的4件,非我委职能的3件,咨询等其他信息4件;符合公开要求的已按照规定全部公开,不能公开的已向申请人说明原因。据统计,我委受理信息公开申请成逐年下降趋势,信息公开举报数量、信息公开复议数量、信息公开诉讼数量为零。

五、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5年,省经信委没有因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被申请行政复议或被提起行政诉讼。

六、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5年,省经信委提供信息时未收取费用。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情况

委主要领导任委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3位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委政务公开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委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担任委政务公开办主任,办公室分管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并安排3名人员具体负责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同时,指导督促委属单位建立相应政务(办事)公开工作机构,不断加强全委政务公开队伍建设。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办公经费切实做到随用随支,及时改善政务公开办和政务窗口的软硬件设施,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5年,省经信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范围需要拓宽并细化完善,信息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信息公开的载体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的形式还要进一步多样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6年,我委将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对标对表,主动作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细化信息公开工作步骤,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逐项落实,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效运作,在安全保密的基础上,全面及时公布经信工作的各项信息,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全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围绕行政权力清单、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公共信息、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和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进一步扩大并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

二是加大互联网+信息公开创新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发挥优势,按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提升、及时准确的要求,建设好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微信等各类公开平台建设,加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根据不同载体的特点,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布信息,使社会公众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习惯,快捷地获得政府信息。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及培训力度。加强对全委全系统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督促切实依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及时做好信息公开的各项服务工作。让公众充分了解和掌握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享受政府信息公开的资源。进一步优化依申请公开管理流程,严格规范每一个工作环节,使社会公众可方便及时地获得依申请公开信息。

附表:省经信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统计表

 

省经信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统计表

 

 

      

单位

统计数

1

一、主动公开情况

----

 

2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2374

3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296

4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203

5

       主动公开机构领导、机构设置及人事信息

67

6

       主动公开政府文件数

614

7

       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信息

234

8

       主动公开规划计划、统计信息

129

9

       主动公开财务预决算、财政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和三公经费信息

13

10

       主动公开招标采购信息

31

11

       主动公开应急管理信息

37

12

       主动公开审计公开信息

3

13

       主动公开重点领域信息

808

14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5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0

16

    2.政府信息公开网或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政府信息数

1939

17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0

18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1504

19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1318

20

二、回应解读情况

----

 

21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281

22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23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15

24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3

25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9

26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4

27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138

28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150

29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144

3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31

(一)收到申请数

11

32

    1.当面申请数

0

33

    2.传真申请数

0

34

    3.网络申请数

10

35

    4.信函申请数

1

36

(二)申请办结数

11

37

    1.按时办结数

11

38

    2.延期办结数

0

39

(三)申请答复数

11

40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3

41

    2.同意公开答复数

0

42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1

43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0

44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0

45

          涉及商业秘密

0

46

          涉及个人隐私

0

47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0

48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0

49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

3

51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0

52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0

53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4

54

(四)依申请公开目录数

59

55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56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57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58

(三)其他情形数

0

59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6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0

61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62

(三)其他情形数

0

63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64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65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66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67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4

68

(三)查阅点接待人数

人次

169

69

(四)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3

70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0

71

    2.兼职人员数

3

72

(五)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73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宣传情况

----

 

74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7

75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3

76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90

77

(四)开展宣传活动

34

78

(五)发放宣传材料

5600

79

(六)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27

80

(七)编发简报

0

81

十、制度完善

----

 

82

(一)完善更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制度

3

83

(二)新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制度

3

84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

----

 

85

(一)现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1

86

(二)新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1

87

(三)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首页访问量

122131

88

十二、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数量

人次

741

89

    其中:现场咨询数

人次

224

90

          网上咨询数

人次

229

91

          电话咨询数

人次

288

 

 

解读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