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政策解读 > 本级政策解读

【署名文章】牛弩韬:奋力谱写制造强省建设新篇章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牛弩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上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全会精神在全省经信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谋篇布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努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十三五”以来,安徽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出台“制造强省”方案,实施十大高成长产业、“7+5”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推动出台制造强省、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政策10条”,省财政每年投入上百亿元资金支持企业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打好“十三五”收官战的基础上,把准“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战略定位,认真谋划实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1+N”规划体系,围绕“1610总体思路”,聚焦“建成制造强省”目标,坚持“制造为基、企业为本、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质引领、融合共进”六项原则,统筹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中部领先、长三角领先,持续巩固提升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驱动创新升级。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的谆谆教导,坚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主帅、科学家是创新的主力、政府是创新生态的主责”定位,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14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92家,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面向“十四五”,安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按照“一行业一中心”方式,加快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大力实施科技攻尖行动,聚焦“卡链处”“断链点”,完善“揭榜挂帅”机制,用好“三首一保”激励政策,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在强基强链上取得新突破。

  聚焦“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补短板锻长板。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以“铜墙铁壁”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大力实施优势产业“立柱”工程,推动产业基础再造,持续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加快打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以“芯屏器合”为标识,推动新兴产业“新枝发新芽”。按照“园区、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实施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在全省努力培育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10个左右千亿以上产业,打造更多新增长点增长极。以“大智移云”为牵引,推动数字产业“新苗扎深根”。加大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建设,推动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区块链等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工程,“点线面”布局智能制造,全面推进“皖企登云”。

  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供给质量效率。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际国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方面,坚持需求牵引供给,抓住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安徽这一机遇,打造世界制造业大会品牌形象,努力把大会办成全球制造业领域“高规格、大规模、国际化、有影响力”的重大平台。组织省内制造业企业参加进博会、中博会、工博会,举办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等产销对接会,不断拓展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坚持供给创造需求,大力实施“皖美制造”品质提升工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普及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打造创新牵引供给、供给引领需求新格局。

  聚焦“区域融合共进”积聚发展动能。信息化时代融合发展、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必由之路。我们要加快地区协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地一区”的目标定位,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协作互补,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区域内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现代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企业融通发展,大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企业家关键作用,遵循“双创→成长型小微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领航企业”路径,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扎实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力争到2025年,打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规模超百亿元的领航企业4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户、冠军企业400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5万户,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制造业企业梯队。

政策咨询机关: 行政审批办

政策咨询电话: 0551-62999760

解读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