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送下去 成效显出来

信息来源:机关党委 发布日期:2020-11-30 浏览量: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安徽省建立健全减负工作机制,加强统筹高位推进,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惠企减负政策措施,减负成效显著。在第九届安徽省减负政策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省减负办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减负和清欠工作开展情况。

  减负成效得到国务院推广

  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减负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惠企减负政策,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力地支撑了实体经济发展。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全国高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中部第1、长三角第1位。国务院减负办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专刊印发推广我省经验做法,为此,何树山副省长作出批示:服务企业,为企减负,取得明显成效,望继续加大力度,为“六稳”“六保”多做贡献。

  一是减税降费力度超预期。今年1-8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10.6亿元、累计为5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11.9亿元。二是清欠任务超额完成。全省无分歧欠款清偿进度为100%,提前完成了国家要求的“年底前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目标任务。三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了《安徽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方案》,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得到国办专文推介,“四送一服”列入全国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我省2019年营商环境满意度达96.5%。四是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建立完善了省减负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规则,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工作调度、举报查处、督导检查、调查评价、信息交流等五大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能动性,凝聚了工作合力。五是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4.6万户,同比增长5.7%,其中个体工商户48.6万户,同比增长8.4%。六是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通过调查,企业普遍反映降本减负获得感较强,近99%的受访企业认为减税降费政策知晓度和服务工作有了明显提升,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温度”、政府办事的“态度”和工作落实的“力度”。

  如何做到的 “五个字”告诉你

  强化政策配套,着力形成“降”的合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省先后出台《关于运用价格政策降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通知》等配套政策,实施了社保费减免缓缴、国有房产租金减免、延期缴纳税款、降低工商业电价、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等一系列措施,多措并举、凝聚合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加强宣传指导,着力扩大“知”的范围。一是梳理汇总专项政策。定期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进行收集整理,近期我们从降本减负方面,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提炼,编印了《安徽省援企减负政策100条》减负宣传手册。二是精准推送政策。充分利用“四送一服”、“皖企微云”、企业微信QQ群等平台,综合运用各类调研、座谈、培训等方式,精准及时推送政策。三是形成“网格化”落实体系。督促各地学习推广马鞍山“政策+中介”、滁州“全程帮扶”创新做法,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四是优化服务平台。完善减负综合服务平台,及时将省、市、县惠企减负政策、“3+2”清单等纳入平台,形成惠企减负数据库,实现查询、举报、受理、反馈综合减负“一张网”。

  创新服务举措,着力增强“帮”的水平。针对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各地、各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切实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如税务系统创造性地破解退税难题,探索了“1分钱经验”,以1分钱撬动改革红利;铜陵市率先出台“科技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反担保单位和担保费;亳州市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和芜湖市“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新模式”,被国办作为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黄山市率先推行企业注册与后置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淮北市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机构编制二维码”试点应用市,实现市政务服务大厅和不动产登记大厅工作人员赋码监督全覆盖等。

  严格清单管理,着力解决“乱”的难题。开展清单动态调整,印发《安徽省省级涉企收费清单(2020年)》,我省省级涉企收费清单项目总数由建立时的170项下降到90项,降幅为47.1%,做到权力全部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外无收费项目。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一目了然、一图全覆盖,大大减轻了企业办理行政审批等业务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质量。

  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激发“导”的推力。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规则,形成高效联动的服务体系;持续深入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任务清单、督办清单、销号清单和月度通报“三清单一通报”制度;建立常态化督查督导机制,将降本减负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督查工作要点,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案例分享

  淮北:通阻点 缓痛点 解难点

  今年以来,淮北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减轻企业负担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来抓。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百元成本较7月份下降1.1元。

  该市坚持高位推进,狠抓政策落地。一是通阻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到制度性成本只减不增。落实“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实现一次登记、并行办理、一日办结,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印章2万余枚。在全省首家上线政策类惠企服务平台“一网惠企”,惠企政策在线申报、在线兑付、在线公示、一站式问答。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二是缓痛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减税降费、降本减负政策,能减则减、不打折扣。1-8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19.86亿元,其中减税5.08亿元、降费14.78亿元。疫情期间出台的惠企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03亿元。聚集降低经营性成本,用足政策降水价、降气价、降电价,前三季度累计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2.2亿元,电力直接交易惠及企业1.37亿元。三是解难点。搭建政银企对接活动,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引入金融活水,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前三季度,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8月,全市累计税融通投放8.78亿元,实现直接融资157.57亿元,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37.72亿元,实现债券融资175.57亿元,融资金额居全省第3位。5家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平均担保费率0.86%,较年初下降0.19个百分点。

  马鞍山:“企业秘书”让服务更贴心

  马鞍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部署要求,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以精准服务、减税降费、降低成本、清欠账款为重点,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强化督查,努力开拓企业减负工作新局面。

  该市务求实效,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一是细化实化各项政策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9条”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6条”,围绕融资保障、税费房租减免以及复工后存在的原材料供应不足、用工不足等实际问题精准施策。二是创新减负工作方式。印发《关于建立“企业秘书”制度的通知》,推行“企业秘书”制度,当好“六员”(代办员、信息员、宣传员、指导员、协调员、联络员),全方位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政策落实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探索惠企政策落地新途径。创新“政策+中介”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邀请全市13家第三方中介机构上门服务,分片包保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帮助企业申报惠企政策,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四是牵线搭桥帮助企业纾解困难。组织马钢、华菱星马、焓谷工程、飞马智科等企业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支持本地中小企业瞄准龙头骨干企业补充、巩固、稳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