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引导 > 经济政策 > 部委信息

工信部: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时间:2020-12-16 09:13 浏览: 字体:【  双击自动滚屏
  12月11日,工信部在京举办“工信沙龙”,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本次活动由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主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研究员赵世佳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相互促进

  今年10月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后,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规划》部署了多项战略任务,并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在了首位。根据《规划》,我国将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随着汽车与信息通信、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度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催生出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的产品形态。

  对此,马春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电动化底盘融合新型、一体化的电子电气架构,是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运用的最好载体,网联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把自动驾驶程度进一步提高,改变了整个汽车产品的形态。

  “在以往历次工业革命中,汽车都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的应用载体。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引发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产品以及跨界融合的关键节点,备受关注。”赵世佳表示,“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技术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和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正在加速融合。”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建立了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出台了引导性政策和标准,组建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频段和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1.0),支持上海、北京、重庆、长沙等建设测试示范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阶段。

  马春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感知、控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从供给侧提高产品的供给水平。二是注重标准引领。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和产业需求对接协同、与技术发展相互支撑,形成基于车路协调、体现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架构。三是加强网联发展。网联化是中国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一个特色,也是未来我们具有优势的地方。未来将加快5G通信基站、C-V2X路侧设备部署,推动智能化道路升级改造,鼓励引导车载无线通信终端的装配,推动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协同发展。四是深化测试示范。修订完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规范》,未来会把道路测试的范围进一步放开,让各地有更多的探索,同时组织开展载人载物测试和规模化应用示范活动。五是优化产业生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更多具有互联网大数据的产业属性,未来将强化整车需求和应用牵引,促进跨行业创新资源整合,合力打造分工合作、互融共生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突破“卡脖子”技术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规划》提出,要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对此,侯福深认为,“三纵”“三横”体现了新能源汽车对应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卡脖子”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部分,包括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等,也包括用于基础开发的工具,如设计软件、仿真测试软件等。

  侯福深表示,突破“卡脖子”技术,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和创新工程,组织各方力量联合攻关。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此外,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依托骨干龙头企业、新兴领域优秀企业,加强产业联合,瞄准未来前瞻技术领域开展合作。

  “产业联合,不光是技术创新的供给者要联合在一起,还要和应用者联合在一起,使用户和供给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侯福深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