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执行和结果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7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梁万永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规范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汽车作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省汽车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一、推进汽车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1. 政策支持不断加强。近年我省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十三五”时期出台《安徽省“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去年6月出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今年2月又发布《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旨在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引领产业发展,提出到2025年汽车产业万亿目标。同时,积极利用省制造强省、科技创新、“三首”产品等政策,支持汽车产业企业发展。
   2. 产业发展不断加快。我省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形成以江淮、奇瑞、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整车龙头企业带动,以一千余家规上零部件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产业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2021年,我省汽车产量突破150万辆,达到150.3万辆,创近5年新高,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29.5%,远超全国平均增速;全省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4%,营业收入突破三千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达到25.2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倍,占全国比重7%,居中部第1、全国第5。蒙城县和亳州市等皖北地区也已成为我省汽车产业发展空间中的重要地区,形成了以江淮安驰、江汽重卡以及部分专用汽车为代表的主机企业和一批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动我省汽车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支持蒙城、亳州在内的皖北地区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贯彻落实《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安徽省汽车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政策。做好产业发展运行监测分析,对皖北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加强调研,全力做好为企服务工作,省市各级形成合力,帮助现有企业、新建项目协调解决问题及困难。积极搭建平台,举办2022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促进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联动发展。利用好省制造强省、科技创新、“三首”产品等政策,继续支持皖北地区在内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
   二是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轻量化”发展方向,巩固商用车优势,筑牢乘用车基础,发展专用汽车,做强零部件板块。提升节能汽车水平,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布局智能网联。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培育细分市场,开发畅销车型和优质零部件产品,实施品牌向上,发力中高端。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三是完善专用车布局。针对皖北地区在专用车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推进皖北地区培育专用车产业发展特色,坚持以“专、精、特、轻、新、智”为方向,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拓展专用车产品系列,打造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高、特色鲜明、轻量化程度高、附加值大和市场空间广阔的优势产品,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在产能建设、企业融资、研发创新、售后服务以及零部件配套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引导鼓励省内整车及专用汽车企业新建项目积极考虑皖北地区。
   四是打造差异化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皖北等地通过资源整合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打造安徽省多层次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整车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皖北地区汽车制造业骨干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实现做大做优,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支持省内整零合作,引导皖北地区零部件企业提高配套协作能力,面向省内甚至全国进行配套,鼓励省内整车企业面向皖北零部件企业发展配套业务。鼓励中小零部件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配套强企。支持零部件企业加强研发创新,瞄准“补短板、上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皖北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双招双引”,加强产业发展布局,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产业集群。
   五是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皖北等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展跨领域合作,充分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改造提升,借助工业互联网,加快建平台、上平台、用平台,为企业赋能。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管理及企业管理等全过程推广智能化、数字化系统,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由人力资本投入向数字化技术创新投入转变,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汽车工业处
联系电话:0551-62871786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4日
解读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