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造强省 > 产业集群

合肥打造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信息来源:合肥晚报 发布时间:2021-08-20 08:01 浏览: 字体:【  双击自动滚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此,合肥市聚焦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今年上半年,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再创历史新高。“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还将致力于打造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

  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创新高

  8月17日上午,在合肥市高新区,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生产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各工种人员在生产线上加紧工作,虽然看上去节奏很快,但却忙而不乱。这家集成电路上游企业,专业从事以微纳直写光刻为技术核心的直接成像设备及直写光刻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成立短短6年,公司已经先后获“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殊荣。从2017到2020年,公司产值每年都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该公司总经理方林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还将建成一个35000平方米集研发、生产、办公于一体的智能化研发制造基地。达产后形成年产15亿以上的生产能力。”

  芯碁微电子快速发展的背后,其实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

  合肥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钱文表示,近年来,合肥市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聚焦“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重点产业,推动战新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区域竞争的新标杆。

  2020年,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6.4%,引领带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强,并首次跻身全国城市二十强。钱文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9.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7.4%,创历史新高。”

  全市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超1500家

  从建成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到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再到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建立人类历史上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背后都有着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

  这家成立于2009年5月的公司,如今和其他20多家量子企业一起,屹立于合肥市高新区云飞路两侧,让这里俨然成为一条备受瞩目的“量子大道”。“目前,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分支。”科大国盾量子项目总监周雷介绍,国盾量子主要从事的是量子通信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科大国盾量子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全球第一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截至6月底,公司已拥有专利261项,在量子通信领域有效专利拥有量国内第一。“目前,我们还正牵头或参与近40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密码行业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制定及预研工作。”

  科大国盾量子是战新产业助推合肥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钱文表示,如今,合肥市的主要创新指标已经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并跻身全球科研城市20强。

  近年来,合肥市培育了257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328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6户高成长企业。当前,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突破1500家,与高水平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26个,组建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95家。

  2020年,全市有7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新增数量居省会城市第一、总数居第二。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新登陆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过会待发企业4家;向省高企认定领导小组推荐申报企业1963家,较去年同期增长87.5%。

  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已在合肥落地开花

  今年4月29日,合肥市与蔚来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周年之际,由蔚来与合肥市政府共同规划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是合肥市出手,将蔚来从ICU拯救了出来。

  去年,造车新势力领军企业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之后,企业也焕发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41956辆,其中6月当月交付新车8083辆,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到了116.1%。

  当前,像蔚来汽车这样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合肥市已经处处开花,遍地结果。

  合肥市正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之都,合肥市还牵手了大众、比亚迪等120余家企业,基本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除了新能源汽车,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合肥的表现同样抢眼。京东方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视涯科技成为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微显示企业;拥有国内唯一的DRAM供应商长鑫存储、国内最大COF卷带生产企业奕斯伟,晶合公司手机面板驱动芯片代工市占率全球第一。

  另外,科大讯飞语音技术全球领先,华米科技智能穿戴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阳光电源成为全球首家突破“亿”千瓦的逆变器企业。

  “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钱文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合肥若干优势产业已经进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芯屏汽合、集终生智”已经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尤其是在战新产业培育成效方面,合肥市更是连续4年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是全国所有地级市中的唯一,受表彰次数与上海并列全国所有城市第一。

  在合肥,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在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一批战新产业集群,获批数量居全国第4位、省会城市第2位。

  在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构建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设计领域近年来复合增长率国内第一,先后获批大陆首个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芯火”双创示范基地。

  在合肥,人工智能产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蜚声海外,2020年实现入驻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超千亿。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先后获批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打造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产业链

  今年上半年,全省战新产业产值增长36.2%,比全部工业高10.3个百分点。战新产业对合肥市产业发展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一组对比数据,可以让人有更深刻的体会。

  “十三五”以来,战新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已经由30.8%提高到了55.5%,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已经由31%提高到了51.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更是由54.2%提高到了95.6%。

  钱文表示,接下来,合肥市将坚持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深入实施“2833”地标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

  除了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合肥市还将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有序衔接,加速市场应用、产业链构建协同推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一方面,围绕量子领域通信、计算、测量三大方向,推出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规模化应用前景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信息产业基地。

  同时,加速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推进材料、器件和应用产品研发,抢抓新一轮半导体发展先机。加快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等产业化进程,以靶向治疗、基因技术应用等为方向,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准医疗产业。

  此外,合肥市还将推进超导技术在电力传输、磁悬浮等领域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先进发酵工程、现代酶工程技术,推进中子技术在能源勘探、医疗等方向的应用,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下一步,合肥市将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强市建设。钱文透露,“力争到2025年末,合肥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